广东会


      双碳”行动成效显著 全面绿色转型政策将出

      栏目:碳能资讯 发布时间:2023-09-26

            我国已构建碳达峰碳中和“1+N”政策体系;推动构建煤 、油、气 、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;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以太阳能电池 、锂电池、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“新三样”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……

            一项项成果、一个个创新展示了自碳达峰、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以来,我国坚持先立后破、通盘谋划,多个部门协同推进降碳 、减污 、扩绿 、增长 ,推动“双碳”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。

            8月15日 ,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,会上不仅介绍了我国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 ,将制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举措;还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些重要成果进行了发布 。

            工业产业高端化加速推进。“2022年 ,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 、高端装备 、新材料、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多领域建成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,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20万亿元,成为引领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、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。传统制造业加快调整优化,‘十三五’期间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达1.5亿吨以上,水泥过剩产能3亿吨左右,地条钢实现了全面出清 。2022年,我国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15.5%和31.8% ,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6.1和3.6个百分点 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辛国斌对近年“双碳”成绩如数家珍 。

           能源转型成效明显,十年来 ,非化石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。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何洋介绍,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从3.3亿千瓦增长到13.8亿千瓦、增长了3.2倍,装机占比超过一半 ,水电、风电 、光伏、生物质发电、在建核电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;风电光伏连续三年新增装机超过1亿千瓦,年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、相当于10座三峡电站发电量,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已达1亿千瓦。能源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,2022年 ,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17.5%、比2012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 ,新增非化石能源消费累计实现碳减排超过70亿吨,平均每度电的绿电比重达到36.2%、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 。

           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 、副主任赵辰昕表示 ,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由“十三五”末的77%提升至91.2%;推动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,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5%。加快调整交通运输结构,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49.84亿吨 、同比增长4.4% ,水路货运发送量85.54亿吨、同比增长3.8%。今年上半年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.8万辆、374.7万辆,同比增速均超过40%;保有量超1620万辆,占全球一半以上。

          虽然我国绿色发展已有显著成就 ,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久久为功、持续发力 。“要制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举措,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,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,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,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说 。

          郑栅洁指出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,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。为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履行“双碳”协调职责 ,有计划分步骤实施“碳达峰十大行动”,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,深入推进能源革命,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,持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,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,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,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。

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科学反映全国及各地区工作进展成效 ,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组织实施美丽中国建设第一次正式评估。(郑梦雨 王璐 梁倩)

      (转自《经济参考报》)



        XML地图